长津湖刚打完,斯大林态度急转弯,豪送大礼包

时间:1697422043
来源:

斯大林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苏联既然与美国已经处于对立局面,又怎么会真的因为惧怕开战而摆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呢?更何况美国当时虽然强大,但也投鼠忌器,又何尝不担忧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美国在二战中的获利和布局彻底打乱呢?

基于这些考虑,斯大林当时犹豫不决的真正原因,是对美军的忌惮,但也是出于对中国志愿军信心不足。正如大多数的人看法一样,斯大林显然也不看好志愿军能够打败美军,因为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美军似乎全面占优。

斯大林的观点固然不能称之为错误,但他确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太过于注重武器装备之间的对比,却忽略了两军对垒,军人才是真正的对战者,而武器装备只是工具。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组合此前所向披靡,那是因为没有对上毛主席和彭德怀,美军也没和志愿军交过手。

第二次战役打响以后,朝鲜战场分为东西两线作战,其中东线的作战环境极其艰苦。这种艰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长津湖地区的低温,一方面则是第九兵团的冬衣不足,导致冻伤十分严重。

志愿军打这场战役时,此前的隐蔽性已经大大降低,再也不是敌人在明我军在暗。正面战场真刀真枪的拼,志愿军能否继续延续神话,再次击败美军?难,简直太难了。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没有充足的补给,更没有美军那种程度的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