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围歼战:2000乌军的“铁罐末日”与普京的“胜利赌注”

一、铁桶围城:饥饿与绝望的16昼夜
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的地下掩体内,乌军侦察连长斯塔斯的夜视仪早已没电,取而代之的是黑暗中伤员压抑的呻吟。压缩饼干渣被舔舐殆尽,弹药按“颗”分配,无人机嗡鸣声如死神巡弋。“我们像沙丁鱼罐头,只等开盖时刻”,他对美媒的形容,成了2000名被困乌军的集体写照。
俄军“围三阙一”的古典战术在此地演绎到极致:北、东、南三面铁壁合围,西侧留出的“生路”实为炮火精密计算的屠宰场。任何试图突围的乌军部队,均遭滑翔炸弹(如FAB-3000)和无人机群的立体绞杀。乌军9次(一说23次)突围尝试,全部撞碎在俄军火墙之上。[page]
二、战略咽喉:为何俄军死磕这座小城?
红军城绝非普通小镇。它是顿巴斯东部乌军的“后勤主动脉”,承担东线部队70%的弹药、燃料与食品转运。控制此地,等同于掐住乌军顿巴斯集群的咽喉。
俄军为此投入4万兵力、数百装甲单位,形成8:1的局部优势。乌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曾坦言:“这里每一米土地都在流血”。(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