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抗战家书丨与妻书,予家国

时间:1756456892
来源:

数月后,年仅28岁的肖永智在率队抗战时遭遇日军突袭,英勇牺牲。

铮铮铁骨书写不屈史诗,春风化雨皆是无尽哀思。

如今,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抗日骁将肖永智烈士长眠于此。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们神情庄重敬献白菊,如织的游人在英烈事迹前驻足沉思……

山河无恙,英雄不朽。铭记他们的模样,信仰之火永远熊熊燃烧。

予国:不灭星火照征程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1934年11月24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吉鸿昌在写下给妻子胡红霞的诀别信后慷慨赴义,牺牲时年仅39岁。

国之不强,民何以安?国之不存,何以为家?

  正如吉鸿昌将军生前曾写下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字里行间,皆是“为时代而牺牲”的浩然正气。

纸短情长,诉不尽将军壮志;墨浅情深,道不完英雄大爱。

1942年末,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在家书中,与妻子林颖分享了战斗胜利的喜悦,“这一仗给敌人打击最大,老百姓轰传后也越发厉害”“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战斗中, 部队的信心提高了,敌人的士气低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