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社交媒体上的兴起:驾驭常见的误解

时间:1701323634
来源:

随着“中医热”的逐渐升温,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中医养生知识,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

然而,面对各种信息的纷繁复杂,如何辨别真伪成为重要议题。

中医在社交媒体上的兴起:驾驭常见的误解

最新调查显示,51.9%的受访青年通过社交媒体了解中医养生知识,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首选。

针对养生话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中心范肃副主任医师通过采访总结了几大中医养生误区。

误区一:盲目祛湿与过度进补

范肃指出,“祛湿”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对于脾胃不好或属于寒性、阴虚体质的人,盲目祛湿可能不适合。

此外,对于认为自己“虚”而过度进补的年轻人,往往并非真正虚弱,过量补品反而可能加重身体代谢紊乱。[page]

误区二:晒背和养生音乐的科学性

“晒背”在中医中有一定依据,能够通过刺激经络促进阳气生发,提高免疫力。

然而,晒背有其时段限制,不宜过度晒背以避免晒伤。至于养生音乐,虽来源于五音疗法,但用作养生保健可行性高,治疗疾病效果相对较弱。

误区三:中医养生的辨证论治

范肃提醒,中医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强调个体体质辨识。

他表示,互联网中医科普知识泛滥,建议求医问药前先到医院就医,进行专业辩证,再对症下药。

对于年轻人,范肃建议避免“云养生”,强调专业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中医知识,更需医师专业指导,以免陷入养生误区。

(责编:薛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