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产8.5公斤就想破东大稀土霸权?美企这波操作,秀的不是肌肉是尴尬”

笔者按:最近西方媒体猛炒“美国突破高纯度稀土量产”,听起来挺唬人——又是“自主可控”,又是“打破垄断”。但拆开数字一看,月产8.5公斤的规模,还不够塞牙缝的。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点产量到底够干啥,以及东大稀土霸权的底气从何而来。
一、8.5公斤/月?连F-35的螺丝帽都凑不齐
先算笔账:一架F-35战斗机要用掉418公斤稀土材料。按美企目前月产8.5公斤的速度,攒够一架的量得花4年1个月。要是想组个中队?趁早洗洗睡吧。
所谓“史诗级突破”,其实是两家企业的中试样品:
Energy Fuels 在犹他州试产了1公斤99.9%纯度的氧化镝,放话“未来每周产2公斤”——折合月产8公斤,和传闻的8.5公斤基本对得上。但人家自己都承认:这只是中试阶段,离工业化量产差得远。
Ionic Technologies 搞的是回收示范线,本质是技术验证,不是千吨级商业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