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叉戟”出鞘:俄军的战略阳谋
此轮攻势绝非偶然!俄军夺下巴赫穆特西翼恰索夫亚尔要塞后,佯攻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牵制乌军,暗地却在红军城方向集结重兵。所谓“三叉戟攻势”,实为三路致命杀招:
中路尖刀: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如毒牙楔入,既切断T-0514公路,又北扼斯拉维扬斯克咽喉,东压克拉马托尔斯克侧翼;
北线铁砧:俄军前锋已抵多布罗皮利亚汽车站,斯拉维扬斯克城外炮火彻夜未息;
南翼火网:温压弹与集束炸弹覆盖维尔尼村,乌军第3亚速旅与达芬奇突击团反扑时遭3吨级航弹血洗,尸横遍野!
更精妙在于战场节奏把控——俄军仅投入1500-3000人精锐分队夜袭薄弱点,主力仍藏锋于后。反观乌军,精锐尽丧库尔斯克泥潭,顿巴斯防线已是千疮百孔。[page]
四、峰会前夜:血色筹码堆积如山
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会谈桌下,双方正用鲜血浇筑筹码。乌军强攻库尔斯克实为政治投机,赌的是“割俄土一寸可换停火三分”;俄军则精准掐断T-0514公路,将斯拉维扬斯克变作谈判桌上的抵押品。笔者曾言“现代战争胜负在后勤”,今观顿巴斯乌军——弹药见底、油料告罄、伤兵哀嚎于野战医院,而俄军温压弹仍如暴雨倾泻!若斯拉维扬斯克半月内陷落,乌方恐连“以空间换时间”的资格都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