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水源引爆核弹:被撕裂的条约与导弹瞄准器
《印度河水资源条约》绝非普通协定。这份1960年由尼赫鲁与阿尤布·汗签署、世界银行担保的文件,分配80%河水给巴基斯坦,堪称该国的“生存脐带”1。印度今年4月以克什米尔恐袭为由暂停条约,被伊斯兰堡视为对2.5亿人生存的威胁——恰是穆尼尔警告“饥荒风险”的战略依据。
水资源争端迅速军事化。穆尼尔“我们不缺导弹”的宣言,将水利设施纳入核打击目标清单,标志着印巴对抗进入更危险阶段1。这种升级呼应历史脉络:
1990年危机:双方签署不攻击核设施协议,交换模糊的核设施清单
2019年空袭:印度越境打击致水资源争端武器化
2025年4月:条约中止打破维持65年的战略平衡
军事强人的威胁姿态背后,是巴基斯坦对上游水坝建设的终极恐惧——当生存资源被扼住咽喉,核选项自然成为最后底牌。
03 核阴影下的双面舞:美巴蜜月与印美裂痕
穆尼尔此行已是两个月内二度访美,6月18日他刚享受了特朗普破例安排的“私人午餐”——这种总统与外国军事领导人的单独会晤极为罕见18。而此刻,他正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握手,出席中央司令部司令交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