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近日网络上掀起一股“飞鲨”狂潮,几张高清军机图片引爆了全球军事圈。图中,两架歼-35隐形战斗机身披东大海军标准蓝灰涂装,垂尾上赫然刷着醒目的“飞鲨”标志,与其他军机混编飞行,宛如深海猛鲨游弋天际。沈飞总师王永庆在央视直言,这架战机是“世界最先进的舰载机”,而军事专家宋忠平更点明,这些标志意味着歼-35已进入初期少量生产阶段,甚至可能已悄然服役。笔者今日就带诸位看官深挖这一里程碑事件,细数歼-35从研发到入列的艰辛历程,剖析其对东大海军乃至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
一、网络曝光引爆热议:飞鲨标志下的入列信号
事情源于近期华北空域的密集飞行彩排。一张四机型七架军机混编的图片在社交平台疯传:空警-600预警机领航,两架歼-35、两架歼-15T和两架歼-15D电子战机紧随其后,形成壮观的空中编队。歼-35的垂尾上,“飞鲨”标志清晰可见,机身还标注“中国海军”字样和官方序号“0011”“0012”。战区军事网站据此称,这是“歼-35正式入列东大海军航空兵的最强可见信号”。宋忠平在凤凰卫视节目中分析,这些识别标志“显示歼-35已进入初期少量生产阶段”,序号暗示它们“可能属于少量试产批次”,而“飞鲨”标志更是铁证,“证实歼-35已加入东大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在建立作战和后勤支援能力”。笔者看来,这绝非偶然泄露,而是东大海军有意“官宣”,为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80周年9·3大阅兵预热。正如证据所示,这些飞行彩排“是在为9·3大阅兵提前做好飞行准备”,且“参与阅兵的装备均为现役作战器材”,意味着歼-35已从原型机蜕变为实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