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味退让换来更大耻辱,西方威胁恢复制裁

时间:1752721671
来源:

西方"绝杀局"下的伊朗:核筹码的双刃剑与军事困局的生死博弈

伊朗一味退让换来更大耻辱,西方威胁恢复制裁

(一)最后通牒: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绞索

7月17日,美英法德四国外长视频会议敲响战鼓,为伊核谈判设定"最后期限"。这绝非简单的外交施压,而是教科书级的"围点打援"战术:要求伊朗全面开放核设施检查权、永久限制核能力,却拒绝提供书面安全保证。看官且细品——西方所谓"谈判"实为单方面投降书,其核心杀招在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埋设的"自动制裁复活机制":一旦指控伊朗违约,制裁即刻生效。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布局,恰似苗刀双人阵的攻守兼备,却将伊朗逼入墙角:接受则自废武功,拒绝则经济崩盘。

(二)王炸底牌?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致命悖论

德黑兰手握"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终极威慑,但笔者必须点破残酷真相——这实为饮鸩止渴的双刃剑!若伊朗铤而走险脱离国际核体系,西方将获得道义制高点,甚至激活"军事打击合法性"。更致命的是,伊朗的军事短板已让这张王牌效力锐减:

空军致命代差:F-35今年6月轻松穿透伊朗防空网轰炸核设施,暴露其错过战机现代化的历史性失误。笔者曾言"阿朗要买歼-10C?难!"

——并非东大不愿售,而是伊朗既无硬通货支付,又难破西方金融封锁。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