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硝烟未散,俄乌三年冲突改写全球财富地图

时间:1752201034
来源:

第二章:战争红利——乱世中的“意外”赢家

美国:军火与能源,双轮驱动的战争机器

看官们,若论此战最大赢家,非大洋彼岸莫属。得克萨斯州军工厂,24小时灯火通明,“海马斯”火箭弹以每分钟一发的速度装箱待运。给乌克兰的692亿军援?75%通过雷神、洛马等巨头回流本土!五角大楼订单塞爆仓库,工人加班费翻倍。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战争于他们,是永不落幕的狂欢盛宴。

能源商同样笑逐颜开。对欧LNG出口量翻倍,页岩油井喷式增产。纽约交易所里,军火股与能源股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登上涨幅榜。更绝的是,手握乌克兰5240亿美元重建需求,以及那张以资源抵押的5000亿欠条,华尔街的算盘早已打到战后十年。削弱俄罗斯?掌控欧洲?充实金库?一举三得!这盘棋,下得既狠且精。

印度:“点油成金”的骑墙大师

孟买港外,油轮多到塞满锚地,蔚为壮观。奥秘何在?新德里巧妙周旋,大举购入俄罗斯七折原油(每桶便宜30美元!),2023年进口量暴增13倍!自家炼油厂昼夜不息,精炼后加价40%返销欧洲。仅此一招,一年省下50亿美元成本,更赚得盆满钵满。俄产拉达汽车摆进印度4S店橱窗,西方退出的俄罗斯消费品市场,迅速被印度手机、家电填补。保持中立姿态,左手低价能源,右手高价转售,承接部分欧美转移供应链,印度将这场危机精准转化为“国运催化剂”,成为地缘棋局中不容小觑的“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