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技术基石:碳化硅何以成就“千里眼”?
此次技术飞跃的核心在于半导体材料的代际更替——从氮化镓(GaN)升级为碳化硅(SiC)。笔者结合多方技术分析,为看官剖析其优势:
超高击穿电压: 碳化硅材料的击穿电压是传统雷达材料的数倍之多。这如同为雷达赋予了更强的“爆发力”,允许其发射功率更高、探测距离更远的电磁波,是达到1000公里探测距离的物理基础。
卓越热管理: 碳化硅具有极高的热传导效率和耐高温特性(可在600度高温下稳定工作),解决了高功率运行下的散热瓶颈,确保雷达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据称可达8000小时)。
轻量化与成本优势: 相比前代材料,碳化硅雷达重量更轻,这对寸土寸金、对重量极其敏感的战斗机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其潜在的成本降低和寿命延长,也有利于大规模装备。
抗干扰与反隐身能力提升: 高功率输出和先进的信号处理能力,必然带来抗干扰能力和对低可观测(隐身)目标探测能力的全面提升。虽然面对F-35这类高隐身目标时,实际有效探测距离会显著缩短(有分析指出可能在100公里左右),但这已远超同类五代机的相互探测距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