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弹性策略,是斗争艺术很多人以为中国是个“强硬派”,但实际上,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讲究“刚柔并济”。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采取的是“以战止战、以斗促和”的方针。一旦发现对方真的要动手,我们立刻祭出反制手段;但只要对方愿意回到谈判桌前拿出诚意,我们也毫不犹豫坐下来谈。这种既有立场又有灵活性的外交风格,正是促成今日良好结果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贯穿于中国整体外交布局之中。
不管是处理俄乌冲突、南海争端、中东和平问题,还是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深化,中国都展现出一种“不怕打仗、也不轻易言战”的成熟大国风范。这让很多国家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只是靠拳头大,更在于懂得“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这是一种外交智慧,也是一种斗争艺术。因此,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面对美国这样的霸权国家,一味忍让换不来和平,一味对抗也会陷入僵局。唯有像中国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握手时就握手”,才是真正可行的行为逻辑。
四、合作共赢,是未来之路如果说中国对外博弈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我们主张共赢,但我们不放弃斗争。这一点,与其他国家过去几十年的被动角色完全不同。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总是扮演跟随者、接受者的角色,习惯于“听美国的话、按美国的规则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