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系碾压西方顶流,印度为何沦为全球笑柄

时间:1747018447
来源:

这种认知层面的降维打击,甚至超越了传统电子对抗范畴。当印度飞行员听到通讯频道里传出"燃料不足请返航"的合成语音警告时(实为巴军网电攻击),已有四架战机在混乱中偏离作战空域。而号称"欧洲最强电子防护"的SPECTRA系统,面对中国研发的量子噪声干扰技术,其抗干扰指数从宣传的60dB骤降至28dB——这个数值意味着,印度花费2.4亿美元单价购买的"阵风",在电磁战场上与二战时期的零式战机无异。[page]

四、后勤博弈:当"即时配送"撞上"零件乞讨"

在卡拉奇军事基地,中巴经济走廊的物流卡车每隔72小时就会运来封装完好的导弹模块;而在印度安巴拉空军基地,法国达索公司的技术代表正焦头烂额地解释:因为红海航运受阻,"阵风"的M88发动机叶片要延迟三个月交付。这种后勤代差直接决定了战损比——巴军地勤用国产化检测设备,15分钟就能完成歼-10CE的导弹挂载;而印度技师面对法制战机的故障代码,不得不连线巴黎总部远程诊断,时差让每次排故都变成8小时的煎熬。

更触目惊心的是消耗品对比:PL-15E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发射后只需更换固体燃料段即可重复使用;而印军"流星"导弹每次发射后,推进器都要返厂拆解。当印度空军参谋部发现,击落一架歼-10CE需要消耗6枚"流星"导弹时(因电子干扰导致命中率暴跌),他们终于理解为何中国军工敢承诺"无限弹药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