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争夺:内塔尼亚胡在停火后24小时内三度致电白宫未获接听,转而通过《耶路撒冷邮报》释放强硬言论。这种"电话外交"的失效,折射出盟友等级的重塑。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务院中东事务助理国务卿悄然访问卡塔尔,讨论的却是"后以色列时代的中东安全架构"。虽然白宫发言人矢口否认,但嗅觉灵敏的《华尔街日报》已用"战略再校准"定义此番互动。[page]
五、未来推演:中东火药桶的三种爆燃可能
笔者研判:棋至中盘,需预判对手的三步杀招。
情景一:代理人战争升级
胡塞武装或重启红海袭船战,但会巧妙控制强度在"打疼不打残"的阈值。
情景二:石油武器觉醒
若沙特借机推动油价波动,可能触发美国页岩油产业的游说风暴。这种能源博弈的蝴蝶效应,或将重塑OPEC+的权力格局。
情景三:数字珍珠港
胡塞武装的网络战分队已展示入侵以色列电网的能力。未来不排除美以关键基础设施遭遇"数字导弹"饱和攻击,引发跨域混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