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居民张师傅回忆道,十多年前在此植树时,曾无意中挖出大量类似琉璃瓦片,彼时文物保护意识尚未普及,这些珍贵文物一度被重新掩埋。而今,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这批琉璃构件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满足皇家建筑需求,曾在城南聚宝山设立由72座琉璃窑组成的御窑场,专司各类建筑构件的烧制。[page]
雨花台地区的窑岗村等地,正是当年御窑选址所在。专家推测,此次发现的琉璃构件极有可能出自朱元璋时期的72座御窑之一,与大报恩寺的辉煌历史息息相关。
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先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此次发现完全有可能是明代御窑遗址的重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窑岗村附近就曾挖掘出大量皇家琉璃构件,这些构件后来证实用于大报恩寺的修复工作,如今部分藏于南京各大博物馆内。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门已将此地纳入考古计划,计划于近期开展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揭开这批琉璃构件背后的秘密。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我们有望了解更多关于明代皇家御窑的宝贵信息,以及大报恩寺那段辉煌的历史。
此次发现不仅为研究明代皇家建筑工艺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南京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这些琉璃构件的故事将如何展开,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