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军统是抗战时期的产物,在抗战结束面临着解散的局面。势力庞大的军统在国民党内部也引起不满。陈果夫、陈立夫二人就想取代戴笠。蒋介石、戴笠之间也有明争暗斗,在军统中,很多人效忠的并非蒋介石而是戴笠,蒋介石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为军统效劳。
戴笠也察觉到蒋介石对自己态度的变化。蒋介石早就有意识地削弱戴笠的权力,他在1944年任命唐纵为军统帮办,名义上是协助军统,实际上是牵制戴笠。再就是,蒋介石刻意扶持军统的老对头——中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戴笠从蒋介石的一系列操作中嗅到了危险,但他不甘心坐以待毙,多年心血付之一炬。
抗战胜利后,戴笠向蒋介石谋求海军司令等职,毫无疑问遭到拒绝。戴笠是特工出身,说实话上不得台面,要是戴笠权力太大,蒋介石也担心会被反噬。更何况,戴笠已经有了脱离了蒋介石掌控的苗头,他想当海军司令就是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这让蒋介石很忌惮。
三、戴笠之死
戴笠有美国的支持,犯了功高震主的大忌,他和蒋介石关系逐渐微妙。1945年5月,国民党召开“六大”,蒋介石提出让戴笠当中央委员,戴笠坚决推辞,说什么“唯校长信任是图,‘党、官’二字是无所谓的”,但事后又到处吹嘘此事。关于戴笠的去向,当时有各种猜测,凭谁也没有想到,戴笠会因飞机失事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