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终于拉开了帷幕。
关于此次合作,最重要的议题无外乎是军事改编方面。
然而,一直视延安为心腹大患的蒋介石对此仍然“顾忌”重重,在部队番号上,进行了反复刁难。
延安最早的期望是将整个部队改编为4个军12个师,力求最大限度保障红军力量。
然而,当时的国民党代表却拼命“压价”,只愿给出2个师8个团的编制,与预期差别极大,双方在此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
后来在周恩来等人的反复游走奔波之下,才使得蒋介石的态度出现缓和,同意可以给延安增加编制,改为3个师。
这一数字当然也是很少的,但此时中日战争全面开始,此时抗战局势已经迫在眉睫,在这危急时刻,我军最终作出让步,勉强同意了此事。
当年8月22日,在历经了漫长的洽谈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终于同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至此,红军迈入了“八路军时代”。
虽然双方达成了纸面共识,但是,在具体落实上,蒋介石也不忘处处耍一些小聪明。
首先,按照国民政府的安排,当时整个八路军统共只能设置3个师,每师1.5万人,共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