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鹰击-19:为何是“通用化”的颠覆者?
在九三大阅兵中亮相的多款导弹中,鹰击-19或许不是性能最极致的型号,但却是最让美日忌惮的武器。原因无他——通用化。
尺寸与适装性的革命
鹰击-19的弹体长度约7.13米(含助推器),弹头直径仅480毫米,助推器直径530毫米。这一尺寸意味着它足以兼容现役多数平台:
潜艇:已通过潜射试验验证,未来可依托鱼雷管发射;
水面舰艇:054A/B型护卫舰、052D/055型驱逐舰的垂发系统可直接适配;
战机:轰-6可挂载4枚完整版,歼-16等战术飞机可通过优化助推器实现内埋携带。
技术参数的降维打击
相比前辈鹰击-12(射程500公里、速度3马赫),鹰击-19在射程、速度、突防能力上全面领先。其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冲刺阶段速度可达5-6马赫,配合“钱学森弹道”的机动变轨能力,现有舰载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拦截。
生产与部署的规模化潜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高超音速导弹的产能从不是问题。一旦鹰击-19实现通用化部署,解放军可在短时间内构建“潜艇-舰艇-战机”三位一体的饱和打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