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闹大,伊朗脾气“炸”了。美欧提出决议11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美英法德共同推动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要求伊朗按联合国要求开放核设施、提交完整信息。

这次投票中,34个成员国态度明确,中国、俄罗斯、尼日尔明确投反对票,巴西、印度等12个发展中国家弃权。这一结果很直观,大国间的立场对立也彻底摆上台面。这一决议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近期伊核问题局势持续升级的直接产物。
今年6月,以色列和美国联手空袭伊朗受IAEA监督的核设施,伊朗当即暂停合作,核查人员7月初全部撤离,双方合作陷入停滞。此后两个月,双方通过埃及的 “密集外交斡旋” 重启接触。8月IAEA 高级官员首次访伊破冰,9月9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 IAEA 总干事格罗西在开罗正式签署协议,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全程见证并促成共识。这一协议被格罗西称为 “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冲突后伊核问题回归外交轨道的首个实质性进展。
此协议当时还被视作局势缓和的转机。可好景不长,9 月底,美英法德强推联合国重启对伊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引发伊朗强烈不满并再次终止合作,成为此次决议出台的直接导火索。伊朗就直接“掀桌子”决议刚通过,伊朗这边一下子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