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11月1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相关情况。新政策有哪些亮点?孩子的学习方式会有何不同?一起来了解一下。
■意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着力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
从基础教育抓起,系统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
意见提出,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进行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围绕坚持学科融通 加强学用结合 意见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在强化跨学科融合方面,意见提出,推动学生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涵养人文情怀,在人文浸润中培育理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在创新课程生态方面,意见提出,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意见还提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研讨、动手实验、实践探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等要求。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也需要社会各方协同 形成工作合力
当前,小学科技教育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不足、实践场所有限、课程资源碎片化等现实挑战。意见在建强师资队伍和推动协同育人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这些难题的破解。
中国科协将继续加强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运用,推动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