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伦大会: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后“防线”能否守住?

时间:1762935390
来源:

在"中国角"系列边会上,中国展示的南南合作成果同样亮眼。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合作备忘录,通过技术转移与资金支持助力伙伴国能源转型。巴西州立坎皮纳斯大学专家莱拉·费雷拉评价:"中国不仅自身实现绿色跨越,更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出可复制的转型路径。"

气候融资:1.3万亿美元的兑现之困

尽管COP29确立了2035年前每年动员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的目标,但资金缺口与执行机制缺失仍是最大障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仅不足三分之一缔约方提交2035年减排目标,现有承诺落实后全球温升仍将达2.3至2.9℃。巴西提出的"热带森林永续基金"与"巴库至贝伦路线图"试图破解困局,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性质(赠款与贷款)、责任分配等关键问题上分歧显著。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尖锐批评美国缺席高级别谈判:"最大历史排放国选择逃避责任,这是在阻碍全球转型进程。"巴西帕拉州联邦大学教授萨穆埃尔·斯佩尔曼指出:"美国行为不仅损害气候治理,更试图维持旧有高碳发展模式。"

亚马孙实验: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平衡术

作为大会东道主,巴西以"临时迁都"贝伦的破局之举彰显治理决心。这座亚马孙门户城市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沉浸式课堂":与会者可直观感受雨林保护与生物经济结合的实践——当地社区通过可持续林业、生态旅游等模式,在减少毁林的同时实现收入增长。卢拉政府宣布的"零非法毁林"计划(2030年)与森林修复目标(2035年净排放较2005年减少59%至67%),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