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场上的推进不等于战略全局的主动。俄乌冲突已持续1355天,超过50万人伤亡、3000万平民流离失所、乌克兰40%国土沦为废墟。而对俄罗斯而言,战争与制裁已让其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国内经济增长停滞、通胀攀升,能源出口这一经济命脉正因欧美制裁及印度等买家减少进口而遭受重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外交层面传出另一种声音。11月10日,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希望冲突尽快结束,并倾向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调解”;外长拉夫罗夫更是宣称已做好准备在必要时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以战促谈”的深层算计
俄方此时摆出和谈姿态,绝非偶然。首先,军事胜利为外交争取了最大筹码。红军城的实控让俄方在谈判中可要求乌方承认顿涅茨克归属,以换取俄军在扎波罗热、赫尔松部分地区的退让——这一方案已在普京与特朗普的上次通话中提出。尽管泽连斯基访白宫时明确拒绝,但战场态势的恶化正迫使基辅重新权衡。
其次,俄罗斯看准了美国内部的政治困境。美国国会两党预算僵局已导致政府停摆40天,创下历史最长纪录,直接造成向欧洲北约成员国出口的逾50亿美元武器交付延迟,而这些武器多数最终流向乌克兰。特朗普政府已排除直接军事介入,并推动欧洲北约国家接手援乌重担。俄方趁机向美抛出橄榄枝,表示愿在稀土金属贸易上达成协议,以换取美国取消对俄高科技产品制裁——俄罗斯拥有15种稀土、总储量2870万吨,这一提议在美俄关系紧绷的背景下极具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