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利刃:俄罗斯冬季空袭的战术策略深度解析

时间:1762763312
来源:

导弹“点穴”打击:伊斯坎德尔导弹凭借高精度与强威力,精准摧毁变电站、油库等关键目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则用于突破乌军最严密的防空网,例如2025年11月对日托米尔州奥泽尔诺耶机场的打击。

巡航导弹远程覆盖:KH-101、口径巡航导弹负责扩大打击范围,对乌军后方能源设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2024年11月五天攻势中,俄军发射750枚导弹与无人机,其中巡航导弹占比超30%,形成“全域覆盖、重点突破”的火力网。(本文由AI辅助生成)[page]

四、战略意图:冬季气候的战术放大器

俄罗斯选择冬季发动空袭,旨在利用气候条件放大作战效果:

严寒加剧民生困境:冬季供暖中断将直接威胁民众生存,尤其是老人与儿童群体。俄军通过持续打击能源设施,试图在寒冬中制造“人道主义危机”,迫使乌方接受和谈。

地面行动受限,空天优势凸显:冬季泥泞地形限制机械化部队机动,而空袭与导弹打击不受气候影响。俄军通过集中空中力量,可在地面战僵持阶段取得战略主动权。

国际舆论施压:冬季能源危机易引发国际社会对乌克兰人道主义状况的关注,俄方借此向西方国家传递信号:持续援助乌克兰将导致更严重的人道灾难,从而动摇西方对乌支持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