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观察到,俄军此次投入的“海鹰-10”与“柳叶刀”无人机群规模创下新高,日均出动架次超300,配合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构建了战场实时监控网络。乌军任何装甲调动或步兵集结都会在20分钟内招致炮火覆盖。更值得警惕的是,俄军首次大规模使用民用无人机进行电子干扰,乌军星链通信频段屡遭阻塞,指挥部与一线部队多次失联。
3. 后勤绞杀战定乾坤
俄军东进部队已控制红军城至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的T0504公路,这意味着乌军最后一条主干补给线被切断。目前困守城西的乌军第54旅仅能依靠夜间无人机投送少量弹药食品。一名撤退士兵在社交媒体透露:“我们曾三天内分食一罐牛肉罐头,反坦克导弹小组只剩两发炮弹。”——后勤崩盘直接催化了迪纳斯区守军成建制投降。[page]
二、战略棋眼:为什么是红军城?
看官或疑问:乌东战线长达200公里,为何俄军不惜代价猛攻这座人口仅万余的小城?笔者研判认为,红军城实为顿巴斯战局的“微观心脏”:
地理层面:城市坐落于顿涅茨克市以西10公里处,是乌军炮击顿涅茨克的最大前沿阵地。俄军控制此地后,顿州首府威胁骤减,可释放更多兵力投入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