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4个突击旅已无路可逃,大将亲临只会也没救

时间:1761882510
来源:

顿巴斯的绞肉机:红军城-季米特洛夫包围圈与乌军战略困境的深度解析

乌军4个突击旅已无路可逃,大将亲临只会也没救

一、战略枢纽的陷落:为何红军城成为俄乌战场“命门”

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与季米特洛夫组成的双子城,是顿巴斯地区无可替代的交通枢纽。这里控制着6条公路干线、5条铁路动脉,乌军东部战线80%的后勤补给需经此地转运。若将其比作人体血管,红军城便是连接心脏与四肢的主动脉——一旦被切断,整个顿巴斯防线的生命力将迅速衰竭。俄军自2024年起便对该区域虎视眈眈,但直至2025年夏季才发动总攻,正是为了完成“声东击西”的战术布局:先通过阿瓦迪夫卡等战役消耗乌军精锐,再以绝对兵力碾压这座早已孤立的城池。[page]

二、死亡包围圈:4旅5000人的绝境鏖战

当前被困的乌军第25旅、79旅、68旅及155旅(笔者注:原文未提155旅,但综合多方信息应为4旅编制),总兵力约5000人,正面临现代战争史上罕见的围歼战。其中第25旅被压缩在季米特洛夫东南部矿区,退路已被炮火覆盖;第79旅在红军城市中心依托建筑残骸节节抵抗;第68旅虽靠近西北部缺口,但俄军已用无人机群与炮兵织成“火力天幕”。值得一提的是,俄军投入的29000人并非全部用于强攻,而是采用“三层包围”战术:外层阻断援军,中层火力覆盖,内层特种部队渗透巷战——这种源自马里乌波尔战役的成熟模式,正以更高效率碾碎乌军抵抗。(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