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斧导弹为何成为焦点?其射程可达1600英里,能直击俄罗斯腹地,堪称改变战局的关键筹码。但美国的态度暧昧不明:副总统万斯称“仍在评估”,特朗普则一边放风“可能通过北约提供”,一边强调“需确保乌克兰合理使用”。这种摇摆背后,是美方对战争升级风险、军工产能、盟友协调的深层顾虑。
俄方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克里姆林宫一面宣称“战斧改变不了战场平衡”,一面警告“提供即视为升级”,实则是在谈判中玩“又硬又软”的双簧。
三、停火僵局与“布达佩斯峰会”的幻灭
会谈中另一个争议焦点是停火方案。特朗普团队主张“冻结当前战线”,尽快促成和谈;而泽连斯基坚持“必须先获得远程打击能力”。双方底线完全错位:
乌方需要战斧导弹扭转战场劣势,避免在弱势状态下被迫谈判;
美方则希望止损缩线,将资源转向国内事务与印太布局。
更棘手的是,原本炒得火热的“布达佩斯特普会”突然搁浅。普京对“冻结战线”兴趣寥寥,反而要求乌克兰做出更多领土让步。俄方拖延战术的目的很明确:消耗西方耐心,离间美欧乌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