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耐人寻味的是韩华宣传片的针对性——直接使用中国055型万吨大驱和052D型驱逐舰的模型作为靶标,其营销意图不言而喻。这种毫不掩饰的对抗指向,与近期菲律宾在南海的强硬姿态形成了微妙呼应。
从战术层面分析,韩华为菲律宾设想的作战模式很明确:利用“天舞”系统的高机动性,将其分散部署在巴士海峡沿岸或岛屿上,采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在中国海军舰艇通过狭窄水道时实施突袭。
但这套看似完美的“不对称作战”方案,实则漏洞百出。
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火箭弹反舰的先天不足
首先,160公里的射程,决定了菲军必须将发射阵地极度前推,至距离航道极近的暴露位置。巴士海峡虽然岛屿众多,但大多面积狭小,缺乏纵深。在现代化侦察体系下,这些岛屿无异于“透明战场”。
中国的海洋监视卫星、长航时无人机、电子侦察船,以及空警-500预警机构成的立体侦察网络,完全可以对关键通道周边岛屿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火箭炮系统庞大的车身和发射时明显的尾焰烟雾,在现代战场感知体系面前几乎无处遁形。
其次,CTM-ASBM作为火箭弹,其弹道特性决定了它极易被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