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暗流:白宫“反毒”大戏背后政权更迭密码

时间:1760583925
来源:

10月的加勒比海风浪骤起。当美军舰艇在委内瑞拉海域实弹击沉所谓“贩毒船”的画面通过五角大楼精心剪辑的纪录片式宣传片全球扩散时,看官们或许还记得同一片海域上曾上演过的类似剧本——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代号“正义事业”的行动同样以“缉毒”为名,最终却以推翻诺列加政权、扶持亲美势力告终。三十余年过去,白宫的战术工具箱里依然躺着同一把生锈的钥匙,只是这次试图撬开的,是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紧锁的主权大门。

加勒比暗流:白宫“反毒”大戏背后政权更迭密码

一、“反毒”外衣下的政权更迭逻辑链

特朗普政府此次行动的叙事建构堪称“经典美式操作”:先由司法部高调起诉马杜罗及多名委政府高官“跨国贩毒”,随后南方司令部宣布在加勒比海开展“禁毒行动”,最后以总统本人暧昧提及“授权行动”完成舆论合围。这种“法律指控+军事威慑+政治施压”的三段式打法,像极了2017年白宫对叙利亚发动导弹袭击前的舆论铺垫。

但蹊跷之处在于,美国迄今未向联合国禁毒署或任何国际组织提交马杜罗政府“涉毒”的实质性证据。相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多次指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单边制裁严重阻碍其禁毒合作能力。这种“先定罪后搜证”的颠倒逻辑,暴露的恰是霸权主义工具箱里最锋利的那把匕首:以道德名义实现地缘政治目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