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和国际压力下,乌克兰国内已成火药桶。泽连斯基支持率因战争持续下滑,2025年7月,议会以微弱多数确认其合法性,但反腐法案争议引发最大规模示威,欧盟与IMF暂停援助施压。特朗普公开称泽连斯基“独裁者”,普京更支持扎卢日内为乌新总统,加剧政权危机。泽连斯基要求美取消反对矿产协议议员签证,暴露其控制力减弱。经济上,乌依赖西方冻结俄资产贷款(如G7的500亿美元计划),但预算赤字扩大,民生凋敝。看官们,这非单纯内乱,而是筹码流失的连锁反应:泽连斯基2024年称“无美援乌将战败”,2025年却被迫接受领土损失,以“外交收回克里米亚”空话安抚民心。然俄军2025年推进加速,乌失地是2023年的7倍,机会之窗正关闭。[page]
俄方的战略:以压促谈的冷酷棋局
俄罗斯的筹码优势,源于其系统性施压。经济上,俄通过能源出口与非西方国家合作维持稳定,军工产能激增;军事上,2025年空袭强度创新高(如9月6-7日800架无人机轰炸),消耗乌防空。普京的谈判策略赤裸:初始抛出“乌投降”高价条件,实则底线仅为“去军事化与乌中立化”。俄外长拉夫罗夫警告,拖延谈判将致更苛刻条款,2025年乌已失420平方公里土地。看官们,俄方从未主张“全面吞并乌”,其目标始终是重塑势力范围——特朗普与普京的沙特密谈,定调乌不恢复2014年边界、不入北约,俄或“归还”顿巴斯作诱饵。乌方试图以库尔斯克占领区交换,遭俄断拒,最终恐以矿产开发权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