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亿一架的“拧螺丝战机”,如何炼成全球最贵?

时间:1755748103
来源:

四、政治绑架:莫迪的“印度制造”,空军吞下的苦果

明知光辉连枭龙Block2都不如,印度空军为何含泪买单?答案藏在新德里政治局的三重算计中:

中队数量焦虑:印度空军现役仅31个中队,离42个目标差距巨大。老旧米格-21亟待替换,光辉成唯一“国产选项”;

莫迪政治工程:强推“印度制造”招牌,军方再嫌弃也得硬吞。国防部长辛格吹嘘光辉为“最先进4代机”,却绝口不提其25万工时/架的蜗牛产能(国际同类仅需5万工时);

军火商分肥链:美国通用借发动机转让渗透印度能源、电子产业;以色列埃尔比特靠雷达订单捆绑技术控制。所谓“国产”,不过是跨国资本分食南亚市场的遮羞布![page]

五、全球镜鉴:天价战机的军工启示录

光辉的荒诞剧本,给看官们留下三重思考:

供应链自主才是硬道理:65%零件靠进口,注定被汇率通胀卡脖子。反观东大歼-10CE从发动机到相控阵雷达全面国产,方能压价至1亿美元;

性能不行别硬吹:把“能飞”包装成“四代半”,只会沦为国际笑柄。韩国KF-50、土耳其Hürjet等同级战机价格不足光辉1/3,却因务实设计获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