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 看官们,最近红海这出大戏,堪称现代军事博弈的教科书级案例。胡塞武装一记“精准点名”,专打以色列商船,让特拉维夫政府急得火烧眉毛,却只能干瞪眼。美军航母在旁晃悠,导弹按钮愣是按不下去。这背后,是低成本非对称战术的胜利,更是地缘政治算盘的精准拨弄。今天,笔者就带看官们拆解这场红海风云,为何胡塞武装能以小博大,让超级大国都怂了?
一、胡塞的“神操作”:低成本精准打击,扼住红海咽喉
胡塞武装这波操作,绝非蛮干,而是精心设计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自去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胡塞武装就放话:凡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皆为目标。 他们不碰军用船,专挑国际商船下手,短短一周内,两艘万吨级货轮遭导弹命中——“魔法海洋”号被无人艇和导弹送入海底,另一艘希腊货轮则三人死亡、两人重伤。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靠一套“低成本、高精准”体系锁定目标:通过国际海事网站的IMO号码(船只“身份证”)和AIS实时数据,精准识别以色列关联企业。 一套自杀式无人机成本仅5000美元,却能逼得以色列用20万美元一枚的拦截导弹应对,经济账上已输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