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能量;
气虚则体弱多病。
气的来源包括先天之精气(遗传)和后天之水谷精微(饮食)、自然清气(呼吸)。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情绪管理与生活方式,都是养气的重要方式。
二、老年人气虚有哪些常见表现?
精神疲乏、精力不济
做事容易疲劳,爬楼梯就气喘吁吁,体力明显下降。
头晕耳鸣、眼前发黑
尤其在起身时容易出现,是因为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
面色苍白或萎黄
表明气血运行不畅,血液供应减少,面部失去滋养。
腰酸背痛、四肢无力
气血不足导致经络不通,肌肉筋骨失养,引发疼痛不适。
三、五脏之气怎么养?中医教你对症调理
1. 莫嗔怒,养肝气
肝脏主疏泄,调节情志。老年人肝气易郁结,若长期生气、焦虑,会伤及肝气,影响免疫力和消化吸收功能。
✅ 调理方法: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和C的食物,如豆制品、绿叶蔬菜;
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刺激;
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多放松。
“怒伤肝”,养肝先养心。
2. 少思虑,养心气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充沛则神清气爽、面色红润。老年人若思虑过度、睡眠不好,会导致心气虚弱,出现心慌、乏力、自汗等症状。[page]
生活节奏张弛有度,不过度劳累;
饮食宜减咸增苦,如莲子、苦瓜、百合等,有助于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