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谁才是淮海战役的主力?淮海战役的指挥者呢?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大局已定,粟裕随即发电中央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
这也是淮海战役概念的第一次出现,但必须要说的是一开始粟裕将军一开始“只是”想着吃掉突前的黄百韬兵团,是以这也里的淮海只是指“淮海地区”,算是小淮海。
对于粟裕将军的计划,毛主席回电同意。
而随着进攻的发起,国民党疲于奔命,辅以张克侠、何基沣在贾汪地区的起义,战机再现——国军门户大开,粟裕随即再度致电请求将南线国民党主力滞留在徐州以及其周围并逐步歼灭。
在二次致电后,中央同意。于是淮海战役也成为了真正的淮海战役。
而另一方面,华野、中野实力对比上。
彼时华野辖下15个纵队,又有中野11纵队暂归华野指挥,兵力达到40多万人;相较之下,中野就要弱的多(这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遭到国民党打击分不开),只有4个纵队,合计10万余人,而且还缺乏重武器。
显然从实力上而言,华野当之无愧的主力。这一点上,刘伯承元帅自己也都承认是中野为辅助打的华野。
从心而论,出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无疑是总指挥的最好人员。
但粟裕向来谦虚,是以为了团结,又向中央去电:“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当时刘伯承还在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