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状况上来看,与以色列和解的法塔赫把约旦河西岸治理的很不错!但抛开表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上个世纪90年代,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和解,双方签署了《奥斯陆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巴解组织可以回到巴勒斯坦领土行使主权,但同时又将约旦河西岸分成了A、B、C三个地区!
A区、B区面积之和相当于约旦河西岸总面积的40%,C区面积最大,占到了60%!根据协议,A区由巴解组织完全掌控,B区由以色列和巴解共管,C区则完全由以色列掌控。并且在A区和B区,以色列还建立了许多的犹太人定居点,这些定居点中居住着总计数十万的犹太人。
因此从地理上看,虽然约旦河西岸名义上由法特赫控制,但实际领土却被犹太人定居点分割成了一百多块飞地。以色列还修建了大量的隔离墙将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隔开,甚至连公路都分为不同的两条。
巴勒斯坦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出行要经过以色列检查站的盘查,而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却可以畅行无阻。
更为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巴勒斯坦的关税竟然是由以色列代收然后转交给法特赫,这笔每个月约1.5亿美元的税款也是法特赫的主要收入来源。
名义上约旦河西岸是巴勒斯坦的领土,但巴勒斯坦人却没有办法行使自己的主权。上到财政、外交下到衣食住行全部都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此次冲突爆发后,同属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会相对比较平静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