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认清差距和现实,已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

时间:1695540404
来源:

举例来说,俄罗斯最大船舶企业——联合造船公司(USC)在2020年交付了17艘船舶,2021年交付了16艘。同样是在2021年,中国最大船舶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总计交付了206艘各类船舶。可以说,中俄造船工业之间的整体体量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这种差距的背后,带出的是两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不同前景。在手握大量订单,且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船舶的情况下,中国在技术工人培养、船舶子系统研制等领域,都能够有足够的投入,进而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强化自身的整体船舶工业实力。

反观俄罗斯方面,却陷入了一个造船量有限,各船企艰难求生,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技术升级,技术实力不足又导致拿不到更多订单的死循环之中。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俄方在零部件供应上的困局。俄罗斯政府其实早就开始规划,实现船舶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但多年的尝试都效果不佳。

在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对俄罗斯发起全面制裁后,仍旧依靠国际市场零部件供应的俄罗斯船企,自然也受到了新的影响。USC在2022年一共只交付了4艘船舶,基本处于半停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寻求船舶工业实力位居全球前列的中国帮助,就成为了俄船舶工业的一个极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