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定性为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而非普通外交摩擦。中方明确指出,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若重走侵略道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有权依据宪章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强制措施。这一法理定位极具杀伤力,它把问题从双边关系提升至国际秩序层面,使日本陷入道义与法理的双重孤立。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精准打击日本经济命脉。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达1.6443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21.3%。文旅部警示发布后,中国游客退团率超六成,直接拖累日本GDP约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对稀土出口的潜在管制更是悬在日本高科技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分离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一旦限制镝、铽等关键元素出口,丰田、索尼、佳能等企业生产线将立即瘫痪。这种“经济+法理+军事”三位一体的反制体系,迫使日本朝野深刻认识到: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成本远超其承受能力。
老战友们应该都记得,占豪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过,当中方使用“奉示”约见并同步启动多维度反制时,意味着战略忍耐已到极限。此次行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打压日本这个“典型”,向所有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势力传递清晰信号:中国统一进程不可阻挡,任何阻挠者都将付出惨重代价。正如占豪此前在文章中所言:“日本是杀鸡儆猴的最佳试刀对象。”拿日本开刀,既能震慑欧盟等观望者,又能测试美国的战略底线,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