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国毒蛛与“永久化学品”:美军基地外的双重生态危机
笔者按:当一种威胁能被看见,人们尚可筑起围墙;当另一种威胁无形无味,防线又该设在何处?

一、68只与3506只:数字背后的生态警报
11月17日下午,日本岩国市三笠町一所中小学的教职工在操场角落发现了一只背部带鲜红条纹的蜘蛛——红背蜘蛛,原产澳大利亚的剧毒物种。校方立即上报,随后两天的排查结果令人震惊:至19日,校内累计清除了68只同类毒蛛。
几乎同一时间,仅数公里外的驻日美军岩国基地公布了另一组数据:今年7月22日至10月21日,基地内部清除了3506只外来毒蜘蛛,数量同比增加约50%,创下2006年有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一边是学校的68只,一边是基地的3506只。这两组数字放在一起,让人无法不产生联想。[page]
二、“看得见的防线”与“看不见的渗透”
学校的应对堪称迅速:上报、排查、清除、巡视,教育部门甚至把防护细节提醒到每位学生家长。截至目前,校内尚无咬伤报告,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问题在于,学校的围墙能挡住蜘蛛,却挡不住另一种更隐蔽的威胁。
今年10月,岩国市市民团体发布调查显示,美军基地附近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超标。这类“永久化学品”难以降解,会在环境与人体中累积,长期饮用可能影响生殖健康、儿童发育,并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