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何东大敢于“一步到位”?
四川舰所采用的电磁弹射与阻拦技术,此前仅在福建舰这类重型航母上验证成熟。将其直接部署于四万吨级的两栖平台,体现了东大在电力综合调控、高能武器舰载化等核心技术上已具备高度自信。此外,双舰岛设计不仅优化了航空调度与舰艇指挥的空间隔离,更通过分布式天线提升了电磁兼容性与生存性。笔者在此前的分析中曾指出,东大海军在“平台通用化、功能模块化”上已走在前列,四川舰正是这一理念的实体化呈现。[page]
四、下一个节点:2026年底前成军?
参照福建舰的海试-入列周期(约18个月),并结合四川舰系统相对简化、前期验证充分等特点,笔者判断其从首次海试到正式服役很可能不超过一年。这意味着在2026年底前,东大有望迎来第二艘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舰艇加入战斗序列。届时,四川舰不仅能够执行两栖突击、制空掩护任务,还可作为编队指挥中枢,与055型驱逐舰、052E型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等实现高强度联合作战。
五、战略视野:从“登陆舰”到“远征航母”
四川舰的出现,标志着东大海军正在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型。它既能在岛礁争夺战中投送重型装备与人员,又能凭借固定翼舰载机提供区域防空与对海打击——这实质上是一种低成本、高灵活度的“中型航母”。国外军事网站早已将其直接称为“Medium Aircraft Carrier”,并非夸大其词。在福建舰形成完整战斗力之前,四川舰可快速填补东大在远洋制空、两栖投送方面的能力空白。[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