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模效应使得俄军能在乌克兰战场上保持每日近700架次的无人机出动强度,彻底扭转了早期被乌军无人机压制的局面。看官可以想象:当数万架无人机以“蜂群”战术同时涌向防线,再先进的防空系统也难以完全拦截。
五、地缘棋局再平衡
俄罗斯的无人机雄心不仅改变战场,也在重塑地缘格局。北约长期以来依靠技术代差与体系优势对俄实施压制,而如今俄方通过低成本、大规模的无人机产能,正在抵消这种优势。
如果俄罗斯真能实现年产50万架攻击无人机的目标,整个欧洲的防空体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北约在未来部署中不得不把“无人机洪流”列为最高优先级威胁,这或许会迫使西方重新调整其装备发展路径——把更多资源投向反无人机系统与分布式作战平台。[page]
俄罗斯的无人机战略是一场基于后工业化时代战争逻辑的豪赌。它用有限的国防预算,撬动了远超传统装备的作战效能,并通过产业集群、人才储备与技术攻关,试图在无人作战领域夺取制高点。
对笔者而言,这场变革最值得深思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一个国家如何通过产业组织与战略聚焦,在不对称竞争中重新掌握主动权。西方今天才反应过来,或许已经晚了一步。
(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