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变数多:乌军远程突袭钻透俄防空漏洞

时间:1763351380
来源:

11月的东欧平原,硝烟弥漫。当俄军在红军城、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前线地带多点推进、试图以钳形攻势挤压乌军防线时,乌克兰却出人意料地将战火引向俄罗斯腹地。一场以无人机与巡航导弹为主角的“远程突袭”,正悄然改写战场规则。笔者今日便为看官们拆解这场“攻防逆转”背后的逻辑与隐患。

俄乌战场变数多:乌军远程突袭钻透俄防空漏洞

一、乌军“闪电突袭”: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11月14日,乌克兰武装部队发动了自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跨境打击。据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俄军防空系统当天拦截了216架乌军无人机,但仍有多架无人机突破防线,精准命中新罗西斯克港油库——这座港口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第二大枢纽,每日承担约百万桶原油的外运任务。更引人注目的是,乌军此次不仅投入了大量改装自民用无人机的攻击单元,还首次公开承认使用了射程达1000公里的“海王星”巡航导弹,甚至有消息称“火烈鸟”巡航导弹也参与了行动。

乌军的战术设计极具针对性。以新罗西斯克港袭击为例,乌军采用了“多批次无人机组合进攻”模式:先遣无人机群主动暴露在俄军雷达探测范围内,充当“诱饵”,吸引S-300、S-400等防空系统开火;待俄军火力通道被大量目标挤占、导弹库存消耗殆尽时,后续的巡航导弹与精锐无人机迅速突防,对油库储罐、输油管道及停泊设施实施饱和打击。这种“诱敌深入+饱和攻击”的套路,在谢斯哈里斯石油码头同样奏效——现场连续爆炸导致储油设施全毁,俄罗斯石油公司被迫暂停该港口的全部出口业务。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