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 规则更完善:从 “减关税” 到 “全方位开放”双方第一次承诺:制定自己的标准时,可以参考对方的标准,先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这些领域的 “合格评定结果互认”(简单说就是你这合格的产品,到我这也认);
在公平竞争和消费者保护方面,专门设了章节,还成立了委员会,加强执法合作,保障网上购物的权益,给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种规则上的深度融合,说明两边都想往 “高水平开放” 的方向走。
三是 更照顾弱势方:不让任何一方掉队协议特别关注中小微企业和欠发达国家的需求。比如通过信用数据互通、简化通关流程,让中小企业更容易参与进来;同时还会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帮东盟里的欠发达国家提升履行规则的能力。
像柬埔寨的本土支付工具能在区域内用了,马来西亚企业靠绿色标准互认得了实惠,中国的中小制造企业进区域市场更方便了,这些实际案例都能说明 “合作成果大家共享”。统一的规则体系让企业 “不用再应对五花八门的国家标准”,真正实现了区域内一起赢。
中国-东盟合作和特朗普亚洲之行差距在哪儿?特朗普这次亚洲行还是抱着 “美国优先” 的想法。在吉隆坡的时候,他把 “泰柬签和平协议” 当参会条件,把多边会议变成了实现自己诉求的工具。这种 “先提条件再合作” 的模式,本质上是把东盟当成服务美国利益的 “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