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度剖析:为何鲍威尔成了特朗普的“眼中钉、肉中刺”?
表面看,这又是一次特朗普对高利率的日常咆哮。但若你只读到这一层,便低估了这场对决的战略纵深。
利率:经济增长的“刹车片”与选举的“加速器”
特朗普的诉求简单而直接:必须立刻、大幅、快速地降息。 在他眼中,当前的高利率环境,就像套在他“让美国再次伟大”2.0版蓝图上的沉重枷锁。它冷却了投资,抬高了借贷成本,打压了股市——而股市,正是特朗普视为自己执政成绩单的“门面”。在他的逻辑里,美联储不是经济的调节阀,而是他专属的“加油站”,需要时就必须全力供油。鲍威尔的迟疑与坚持独立性,无异于在给他的竞选列车强行制动。
个人恩怨:从“知遇之恩”到“公开处刑”
历史充满了讽刺。鲍威尔是特朗普在2017年亲手提名、扶上美联储主席宝座的人选。当初的“慧眼识珠”,如今变成了“遇人不淑”的懊悔。这种源于“背叛感”的愤怒,让特朗普的攻击更具个人色彩。在他麾下,忠诚是唯一的通行证,而鲍威尔坚持依据数据而非总统指令行事,已被视为一种不可饶恕的“不忠”。这场关系,早已从最初的蜜月期,演变为一场公开的“政治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