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战法大裂变:导弹洪流撕碎防线,美式预警体系全面失能

一、战略棋局:七大枢纽的精确毁灭
近期,俄军在乌克兰东部战线发动了一场颠覆传统作战模式的“导弹风暴”。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红利曼等七大防御枢纽遭遇饱和式精确打击,其战术布局犹如精密的外科手术,直插乌军防御体系的核心。顿涅茨克州的堡垒区域(如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夫扬斯克)虽凭借路网构建了立体补给体系,但俄军通过夺取交通节点城市、清理外围阵地,将大城市转化为前进基地,彻底瓦解了乌军的静态防御优势。这种“以点破面”的推进策略,标志着俄军从粗放式进攻向智能化歼灭战的转型。[page]
二、饱和攻击:导弹雨撕裂防空网
俄军战术的核心在于“多层次突防”与“饱和攻击”的融合。单个波次内,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中高空突防)、Kh-101巡航导弹(低空渗透)与“天竺葵-3”喷气式无人机(50-100米超低空突防)形成立体打击群,其弹道特性、速度差异和电磁频谱的多样性,远超乌军防空系统的处理上限。
尤为致命的是,“天竺葵-3”无人机群以550-800公里/小时的速度突防,巧妙规避AN/TPY-2雷达探测范围,而Kh-22导弹从25公里高空以4马赫俯冲,550公里射程让美军预警系统形同虚设。军事分析指出:“导弹数量过多、速度过快,即便预警响起,拦截窗口也已关闭。”(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