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清晰反映出当前中德乃至中欧关系所面临的深层挑战:欧盟一方面试图与美国协调,在多方面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却又希望避免中方的必要反制。这种既要施压又不想承担后果的思维,在国际关系的现实面前,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清楚地意识到,欧盟的举动意在试探中方底线。若此时做出让步,欧盟很可能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寸进尺,向中国持续转嫁战略压力。中国绝不会陷入这种“退一步则退百步”的被动局面。因此,中方选择的绝非妥协,而是果断、有力的反制。这不仅是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必要之举,更是为了避免一旦开启妥协的先例,可能迅速激化东西方对立,甚至引爆“新冷战”的战略风险。这便是当前格局的严峻现实。
其实,老战友们应该都记得,早在2021年11月,在几乎无人预见俄乌战争时,占豪连续写了数十篇文章分析战争必然爆发的根本逻辑。在战争爆发前三天,占豪在分析中强调普京快下令起兵了。3天后,俄乌战争爆发,战友调侃说是不是占豪直通克里姆林宫了。其实不然,那不过是占豪根据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所做的分析推断。
同样,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占豪还给了另一个推断,那就是东西方爆发“新冷战”的概率已经超过50%了,当时同样绝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占豪的分析逻辑非常明确,俄乌战争爆发意味着美西方与俄罗斯彻底决裂,双方经济往来将中断,如果接下来中欧也陷入尖锐对立,全球“新冷战”就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