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普京的“毁灭性”底牌与战略计算
克里姆林宫的警告包含两层杀机:
战术层面:一旦监测到战斧攻击俄领土,俄军可能对乌决策中心实施“斩首式”核打击(战术核武器首选低当量弹头);
战略层面:若判定美国直接指挥攻击,俄核威慑体系将自动升级至“主权威胁响应”状态——这意味着洲际导弹瞄准北美并非虚言。
但普京同样陷入两难:过度反应可能促使西方全面武装乌克兰,而退让则激怒国内强硬派。笔者观察到,俄军已提前将战机、弹药库撤离战斧射程范围,同时加强西部核设施警戒。
四、美国的危险试探与战略困局
特朗普政府一边释放“提供战斧”信号,一边强调操作难度,实为“极限施压”的经典套路:既安抚乌克兰盟友,又试探俄罗斯红线。但此举玩火程度远超此前援助M777榴弹炮或HIMARS系统——因为战斧的远程打击本质是“战略武器战术化”,直接模糊了常规战争与核冲突的界限。更深远来看,美国试图通过武器升级消耗俄罗斯,却可能将自己拖入直接对抗的泥潭。
五、东大视角:无人战场的启示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