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多次分析,稀土的真正战略价值不在于“稀缺”,而在于“提炼技术”和“供应链主导权”。东大经过数十年技术积累,已形成从开采、分离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而美国虽然本土有稀土矿,但缺乏精炼能力和下游产业配套,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如今美军“拆零件”的狼狈局面,正是这种结构性依赖的必然结果。[page]
二、差距拉大:技术代差与产业生态的碾压
若认为东大的优势仅停留在“卡原材料”层面,便是低估了这场博弈的深度。笔者观察到,近年来东大在稀土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已形成“代差优势”——例如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综合性能比西方同类产品高出15%以上,而成本低30%。这种优势直接转化为装备性能的提升:东大新型驱逐舰的雷达探测距离、潜艇的静音性能、战机的发动机效率,均因材料升级而显著领先。(本文由AI辅助生成)
更关键的是产业生态的差距。东大已形成“稀土材料-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闭环生态,而美国军工体系仍依赖全球分散供应链。例如,美制“宙斯盾”系统的雷达组件需从日本采购磁体,从欧洲采购合金,再从东南亚组装,最后运回美国集成。这种漫长链条在和平时期尚可运转,一旦遭遇战略挤压,立即暴露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