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过去几年中投入巨资建设防空网络,部署S‑400、S‑300等高端防空系统。然而,FP‑1的低空、低速、低雷达截面特性,使其在传统防空雷达的探测盲区内自由穿梭。更重要的是,乌军已开始采用“蜂群”作战模式,数十架FP‑1同步出击,形成饱和攻击,迫使俄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频繁开启,消耗大量弹药与能源。笔者观察到,这种“耗尽防空弹药、耗时耗能”的策略,正是对高成本防空体系的最佳克星。[page]
六、战略意义的深远影响
从宏观层面看,FP‑1的成功使用向全球展示了“低成本高价值”武器的作战潜力。它提醒所有大国:在技术民主化的今天,传统的高成本高技术优势正在被削弱。未来的战争,或将更多依赖于“成本压缩、产能提升、战术创新”三位一体的非对称手段。东大防务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若其他国家能够复制类似的产业链模式,全球军事平衡将出现新的波动。
七、对乌军内部的激励效应
这次成功的远程打击,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也在乌军内部产生了强大的心理震慑。士兵们看到,凭借一架价值仅5万美元的无人机,就能对敌方后方造成毁灭性打击,极大提升了作战士气与创新动力。笔者在与前线指挥官的交流中得知,未来的作战计划将进一步深化无人机的“深度渗透”能力,探索更多“低成本高回报”的作战路径。[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