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手下败巅峰对决!谁将垫底四代半耻辱柱?

时间:1760110303
来源:

二、歼10C的试金石:5·7空战启示录

2022年5月7日的那场高原空战,彻底撕碎了“四代半神话”。歼-10C搭配霹雳-15导弹,在预警机支撑下,于200公里外形成绝杀链。阵风战机的频谱感知系统在歼-10C的电磁压制下形同虚设,苏-30MKI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更是在超远距离对抗中全程静默。这场空战宣告:现代空战已进入“射后不理”的茶道时间——锁定、发射、返航品茗,三个步骤决定胜负。

值得注意的是,歼-10C与阵风雷达反射面积均控制在1平方米级,而苏-30系列由于苏-27的原始气动布局,雷达反射面积高达15平方米。这种差距使得俄制战机在超视距对抗中先天残疾。更讽刺的是,印度空军苏-30MKI的雷达在高原环境下探测距离缩水30%,这份来自三哥的实战数据,无疑为苏-30SM2的悲剧埋下伏笔。

三、阵风VS苏-30SM2:致命维度解剖

1. 雷达博弈:有源相控阵的降维打击

阵风搭载的RBE-2有源相控阵雷达,虽受限于机头直径,却能在200公里外锁定苏-30SM2。而苏-30SM2的“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虽天线尺寸占优,但处理能力落后一代。俄制雷达特有的低刷新率与高虚警率,使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如同近视。更致命的是,阵风采用的多频谱隐身涂层,可将其雷达反射信号压缩至F-35水平的80%,而苏-30SM2硕大的进气道和垂直尾翼,在雷达屏幕上犹如夜空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