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合理:装在机身侧前方,避开危险区和机身蒙皮关键区。
这玩意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的是材料工艺、结构设计、人机工程,甚至故障安全逻辑——万一在空中解锁了怎么办?海上高盐高湿环境会不会卡死?这些都是设计师掉头发的地方。
而咱们做出来了,还做得和F-35几乎一模一样。
说句玩笑话:“摸着鹰酱过河,摸到最后,连腋毛都要数清楚有几根。”(手动狗头)
四、一个小小的梯子,背后是一场深刻的作战革命
很多人可能还是不理解:不就个梯子吗?
不对。
它意味着舰载机作战保障流程的简化,意味着飞行员自主性提升,意味着全舰出动效率的跃升。
未来海战,是节奏的战争。谁更快整备、更快起飞、更快回收,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歼-35这个设计,说明我们的航母舰载机体系正在从“有”向“高效”转型,从“能用”向“好用”进化。
(本文由AI辅助创作)
五、为什么歼-20没有,歼-35却有?
必然有人会问:都是五代机,为啥空军歼-20不用自带梯?
道理很简单:军种需求不同。
空军基地保障体系完善,不需要为这点时间牺牲重量和空间;而海军的航母甲板,每一秒都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