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遭遇同门暴击!大国空军都选重剑无锋?

时间:1758208932
来源:

演习开始,歼-16编队迅速爬升到万米高空,凭借其更大口径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就像架起了分辨率更高的天文望远镜,对中低空扫描拥有天然优势。歼-10C的半隐身设计在它面前,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是“先敌发现”。

BVR(超视距空战)的绝对王者:射程与能量的艺术

锁定目标后,歼-16飞行员从容地以“高抛弹道”发射霹雳-15。凭借更高的初始高度和速度,导弹获得极大的势能和动能,有效射程显著增加。这叫“高打低,打傻子”。导弹最后阶段是俯冲攻击,能量充沛,不可逃逸区大大增加。

反观歼-10C,即使同样发现了对方,发射的霹雳-15需要艰难地爬升,去追击高空高速的歼-16,燃料消耗极快,有效射程和末段能量都处于劣势。这仗还没碰面,就已经吃了大亏。

火力密度:“炸弹卡车”的饱和打击

别忘了,歼-10C用复合挂架才能带4枚霹雳-15,而歼-16轻轻松松就能挂6-8枚,甚至更多。一轮齐射过来,那是铺天盖地的钢铁暴雨,抗饱和打击能力直接拉满。歼-10C的飞行员只能拼命进行电子干扰和战术机动,在“死亡峡谷”里寻求一线生机。这考验的不仅是飞机性能,更是飞行员的心理素质。